• 网站首页

  • 关于我们

  • 产品展示

  • 资讯中心

  • 销售网络

  • 资质证明

  • 产品视频

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 ◈ 快速导读:公司同意和大型制造除砂器(除泥器)生产厂家合作,厂总产品总产值几千万以上的公司,国家给公司免税百分之四十,减免五年。
    钻井除砂器​是钻井液固相控制体系的核心设备之一
    时间:2025-09-23 作者:超级管理员 点击:1次

    钻井除砂器是钻井液固相控制体系的核心设备之一,主要用于分离钻井液中粒径0.06-0.15mm的砂粒类固相颗粒(如地层砂、岩屑)。在钻井作业中,钻井液(俗称 “泥浆”)携带岩屑返回地面后,若砂粒长期滞留,会加剧钻井泵、钻具、钻头的磨损,降低钻井液性能(如黏度、切力异常升高),甚至导致井眼坍塌、卡钻等事故。除砂器通过高效分离砂粒,可维持钻井液性能稳定、保护钻井设备、保障钻井作业安全,是油气钻井、地质勘探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。

    核心作用与适用场景

    1. 核心作用:保障钻井系统稳定运行

    钻井除砂器的功能围绕 “净化钻井液、控制固相含量” 展开,具体作用可分为以下 4 点:

    净化钻井液:高效分离钻井液中危害较大的砂粒(0.06-0.15mm),避免砂粒在钻井液中循环累积,维持钻井液 “低固相、低黏度” 的稳定状态,确保其携岩、润滑、冷却钻头的核心功能。

    保护钻井设备:砂粒硬度高(如石英砂莫氏硬度 7),若随钻井液进入钻井泵(活塞、缸套)、钻杆、钻头水眼,会造成严重的磨粒磨损 —— 据统计,未经过滤的钻井液会使钻井泵寿命缩短 50% 以上,除砂器可显著降低这类磨损,减少设备维修成本。

    提升钻井效率:净化后的钻井液流变性更优,在井眼内的流动阻力更小,可降低钻井泵的工作负荷,同时减少因钻井液黏度异常导致的起下钻困难、井眼清洁不彻底等问题,间接提升钻井速度。

    降低作业风险:若砂粒在井壁附近沉积,会形成 “砂床”,导致井眼缩径;若进入环形空间,可能堵塞环空通道,引发井涌、井漏风险。除砂器通过减少砂粒含量,可有效规避这类安全隐患。

    2. 适用场景:覆盖多类型钻井作业

    除砂器的应用场景与钻井液类型、钻井深度、地层特性密切相关,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:

    油气钻井:无论是陆地常规钻井、海洋钻井,还是页岩气水平井钻井,均需配置除砂器 —— 尤其在钻遇疏松砂岩地层(如河流相、三角洲相地层)时,地层砂易垮塌进入钻井液,除砂器需满负荷运行。

    地质勘探钻井:如煤田勘探、金属矿勘探钻井,钻井液多为清水或低固相钻井液,砂粒对钻具的磨损更敏感,除砂器可避免砂粒影响岩芯取样精度(如砂粒混入岩芯导致样品污染)。

    水井 / 地热井钻井:这类钻井中,钻井液常直接循环使用,砂粒的累积会导致水井出砂、地热井管道堵塞,除砂器可保障成井质量,延长水井 / 地热井的使用寿命。

    特殊钻井作业:如小井眼钻井(井径≤152mm)、欠平衡钻井,钻井液循环通道窄,砂粒易堵塞钻具水眼,除砂器需具备更高的分离效率,确保钻井液 “无大颗粒” 循环。

    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

    1. 工作原理:基于 “离心沉降” 的分离技术

    目前主流钻井除砂器均采用水力旋流器(Hydrocyclone) 作为核心分离单元,其原理是利用 “钻井液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”,使密度远大于钻井液的砂粒(密度 2.6-2.8g/cm³,钻井液密度 1.0-2.2g/cm³)向旋流器内壁沉降,最终从底部排出,而净化后的钻井液从顶部溢流,具体过程可分为 4 个阶段:

    切线进料与旋转加速:含砂钻井液在泵压(通常 0.15-0.3MPa)作用下,通过旋流器顶部的 “切线进料口” 进入腔体内,沿内壁做高速旋转运动(转速可达 1000-3000r/min),形成强烈的旋流场。

    离心力分离:旋转过程中,钻井液中的砂粒因密度大,受到的离心力远大于向心力,被 “甩向” 旋流器内壁,沿内壁向下滑动,形成 “底流(Underflow)”;而密度较小的钻井液(含细颗粒)则向旋流器中心聚集,形成向上的 “内旋流”。

    底流排砂:内壁上的砂粒在重力和旋流推力作用下,持续向下移动,最终从旋流器底部的 “排砂口(底流口)” 排出,形成含砂量极高的 “砂浆”(通常底流含砂量是进料的 5-10 倍)。

    溢流净化:中心的内旋流携带净化后的钻井液(含粒径<0.06mm 的细颗粒)向上运动,从旋流器顶部的 “溢流管” 排出,进入后续的除泥器(分离更细颗粒)或钻井液循环罐,实现循环利用。


    相关新闻